联系电话: 13951899110
联系我们

手机:13951899110

电话:(025)8411-0110

QQ咨询:

邮箱:@qq.com

执业证号:13201-1995-1044-9835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门大街1号汉中新城11楼G座(南京市看守所西500米,万达广场北)

南京律师在线咨询
推荐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南京刑事律师网>联系我们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来源:南京刑事律师网 阅读:416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大的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判断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是对吴英涉嫌集资诈骗案定性的决定性问题。
     根据2010年11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2次会议通过、2010年12月13日予以公布、自2011年1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以下简称《非法集资案件解释》)第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区分情形进行具体认定。行为人部分非法集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对该部分非法集资行为所涉集资款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非法集资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共同故意和行为的,对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人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鉴于主观定性的困难性,该司法解释从客观行为上做了推测,上述八种行为可以直接依法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于“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的等情形可以推断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足为奇,可现实中也有很多集资后确实用于生产经营,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经营、投资者的钱无法回笼,最终导致投资者情绪波动、控告事发,对于这种情形如何认定,司法实践中还是有相当大的争议,而公司的负责人往往因为事发而锒铛入“所”,由于非法占有目的的难以认定,司法实践中则往往会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侦查。
     本人对这两个罪名的区别整理如下:
     1.立案标准不同: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多重标准(吸收存款数额、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其他):
     个人:数额20万元以上或者30户(《非法集资案件解释》)规定的30人)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10万元以上;
     单位:数额100万元以上或者150户(《非法集资案件解释》)规定的150人)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50万元以上;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其他扰乱景荣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2)集资诈骗罪——单一标准(数额)
     个人:数额10万元以上;
     单位:数额50万元以上。
     由上述对比可以看出,集资诈骗罪要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低,这主要是由主体的主观恶性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决定的。
     2.构成要件不同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根据 《非法集资案件解释》第1条的规定,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应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2)集资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要求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使用诈骗的手段非法集资。详见前述。
     3.行为方式不同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方式多种多样
     根据《非法集资案件解释》 第2条的规定: 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符合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一)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二)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三)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四)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五)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六)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七)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八)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九)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十)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的;
     (十一)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2)集资诈骗罪——统指所有诈骗的手段。
     4.对案发前归还的数额的处理不同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案发前后已归还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
     注意: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2)集资诈骗罪
     案发前已归还数额应予扣除。
     注意:行为人是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广告费、中介费、手续费、回扣,或者用于行贿、赠与等费用,不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归还可予这地本金以外,应当计入诈骗数额。
     5.刑罚不同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两档、最高刑罚为十年有期徒刑
     个人:
     扰乱金融秩序(立案标准)——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100万元/100人/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注意:数额巨大是指:500万元/500人/直接经济损失250万元以上。
     (2)集资诈骗罪——四档、最高刑罚为死刑
     个人:
     数额较大(10万元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10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数额特别巨大(100万元以上)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处无期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单位: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数额较大(50万元以上)——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可以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15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50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并处罚金。
·聚餐喝酒后,在小区里挪车算酒驾吗?
    法院认为,驾驶员为了挪车需要在停车场、居民小区等场所短暂驾驶车辆,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

·虐待犯罪致人重伤、死亡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犯罪致人重伤、死亡的界限
    要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故意、所实施的暴力手段与方式、是否立即或者直接造成被害人伤亡后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对于被告人主观上不具有侵害被害人健康或者剥夺被害人生命的故意,而是出于追......

·什么是诈骗罪?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

·盗窃罪“扒窃”的含义
    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1997年盗窃罪解释》)第4条中规定“1年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拘禁罪(第238条)与绑架罪(第239条)都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在主观上两罪均为直接故意,尽管行为人的目的不完全相同,但在索债型案件中,无论是绑架罪......

·盗窃罪的即遂和未遂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一、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